(2010.7——2021.6)
婺源博物馆馆藏极为丰富,现馆藏文物万余件/套,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千余件/套,以唐宋名砚、两宋纪年墓瓷器、明清书画、历代工艺品见优。馆藏珍品有东汉“元兴元年”陶权,南宋黑釉扣银天目盏,明代鎏金錾花铜烛台、透雕蟒纹玉带、翡翠鳌鱼佩、茶花纹犀角杯,清代猫眼,以及祝枝山、文征明、吕纪、刘士儒、董其昌、冯梦龙、渐江、查士标、郑板桥等名家书画代表作。
自1953年建馆以来,婺源博物馆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果说从体现组织的社会价值来看,离要求尚有一些距离。未来十年是婺源博物馆关键的十年,全国范围内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广大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推进,都给博物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徽博馆的未来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宏伟的,是鼓舞人心的,但这未来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才能实现,要在管理体制创新、人才队伍提高、运行经费增加、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上切实配套,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1.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婺源品牌、建国内名馆”为目标,按照“质量立馆、文化兴馆,品牌强馆”的办馆思路和“向每位观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办馆理念,强化内涵和特色意识,努力满足博物馆多样化发展需求,创办特色明显的博物馆。
1.2 总体目标:
十年内,把婺源博物馆创建成为具有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人才队伍、一流藏品质量、一流展陈条件的国内名馆。
第二章、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及措施
第一节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婺源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和自身管理情况,在行政、业务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些条文规章已经不适应博物馆建设,有些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制度还是空白,需要进行创立。
2.1.1按照现代博物馆制度规范管理:
2.1.1.1继续完善理事会,重点是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博物馆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完善决策民主化。保障馆长依法行使职权,并大力推进监事制度。
2.1.1.2建立健全事务公开制度,接受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形成依法办馆、自主管理的局面。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徽博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1.1.3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业务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关科研方面重大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学术委员会委员们的意见。提高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2.1.1.4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入量化指标和目标管理模式对业务人员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2.1.1.5改进现有的“逢进必考”的管理办法,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要求,创新管理体制,扩大和落实用人自主权。发挥徽博馆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
2.1.1.6把博物馆职业道德体系教育贯穿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徽博馆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倡导干中学。
2.1.1.7完善中层管理干部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健全徽博馆领导人员委任、聘任、选任等任用方式。全面推行博物馆录用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关键岗位和省级(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全省(全国)招聘制度。
2.1.1.8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员工考核评价制度。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依法严格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化程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办法,落实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中的自主权。
2.1.1.9在国家逐步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下。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荣誉制度,表彰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研究制定人才激励办法。
2.1.2 创新婺源博物馆各项管理机制:
2.1.2.1制定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
2.1.2.2建立以婺源博物馆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对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
2.1.2.3改革婺源博物馆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2.1.2.4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人才奖励体系。
第二节 加强从业人才队伍建设
博物馆人才是指具有博物馆需要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博物馆做出贡献的人,是博物馆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人才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博物馆发展进程中,人才是博物馆诞生、博物馆变革、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中国博物馆事业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国策,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的各级博物馆,加快人才发展是一项必然的选择。为完成徽博馆既定目标和任务,必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高瞻远瞩,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院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2.2.1实行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2.2.1.1在5年内将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0%,基本满足博物院各项工作需要。在10年内将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80%,完全满足博物院各项工作需要。
2.2.1.2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5年内主要业务部门员工受过硕士教育以上的比例达到50%,高技能人才占业务人员的比例达到30%。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
2.2.1.3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准的人才,注重培养年轻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到2020年,各类技术职称高职人员总量达到8人,其中1名具有全国较高知名度,正高职称有1名。
2.2.1.4围绕婺源博物馆的发展和社会的知识进步,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信息技术应用、藏品保管、公众服务、区域历史、专题文物、展陈策划、艺术设计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拿出专门的时间用于全馆职工继续教育,到2020年,每名员工参加各类培训不少于8次。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现有施教机构,送出一批人员参加脱产进修。使其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和补充。
2.2.2大力补充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2.2.2.1启动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工程,适应徽博馆发展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补充力度。到2020年,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信息应用技术、文物研究、区域历史研究、展陈策划、社会推广、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急需补充专门人才8人;在藏品保管、公众服务、陈列设计等专业领域培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10人。使整体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2.2.2.2调整优化专业部门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大规模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完善《婺源博物馆人才培养制度》,在国家相关博物馆从业人员认证认可制度推出后,逐步提高技术人才职业化水平。支持重点领域内博物馆人员参加国家一级科研计划、学术交流。
2.2.3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2.3.1行政人才队伍——以中高级管理人员为重点,造就一批善于经营博物馆的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热爱博物院的高素质行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行政干部队伍50%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90%的人员经过各类培训,行政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从严控制。
2.2.3.2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适应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以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培养造就一定数量具有前瞻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经营管理专家。到2015年,婺源博物馆的经营管理人才达到5人。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0人。
2.2.3.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适应婺源博物馆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0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3人,占从业人员的95%左右,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4∶5。
2.2.4充分利用好社会人才资源
2.2.4.1大力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效力婺源博物馆,完善社会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扩大特聘专家范围,除书画艺术研究外,在文物保护、文物鉴定、历史研究、考古研究、文化遗产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媒体研究等领域增加特聘专家数量,建立社会聘请专家库,并在媒体上公布。
2.2.4.2建立博物馆兼职研究员制度,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聘请有名望的学者任兼职研究员,设立研究课题,提供研究办公室、研究经费、研究助手,建立研究专项出版基金,对达到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予以资助出版。
第三节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的总称,是行业价值观共识的表现,承载着行业文化和凝聚力,对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机构之一,其拥有更宏观、更高层次的行业自律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徽博馆全体员工要不断增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的使命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责任心,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
2.3.1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意识培训
2.3.1.1加强职业道德认识,让每个员工都明确建立博物馆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性质、作用、服务对象、服务手段等方面的认识。明确组织目标的认知。
2.3.1.2完善职业道德情感,让多数员工在处理自己和职业的关系及评价职业行为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热爱徽博馆,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
2.3.1.3树立职业道德意志,让骨干员工在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勇于坚守,富于恒心和毅力。
2.3.1.4建立职业道德信念,让重要员工对所从事职业应具备发自内心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心无旁鹜,一心想婺源博物馆之所想,干婺源博物馆之所干,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
2.3.2探索职业道德实践行为养成途径
2.3.2.1职业道德实践行为是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所作所为,博物馆职业道德实践行为贯穿在博物馆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等各项具体的专业活动中。要探索“情境学习”的方法,使博物馆职业道德教育融知识、情感为一体,积极愉快互动,并逐渐内化为行动的指南。
2.3.2.2将职业操守和道德作风作为婺源博物馆从业人员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相互尊重,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弘扬正气,克己奉公,甘于奉献,廉洁自律。不以个人或家属、子女名义收藏文物,不参与买卖文物。
第四节 积极争取经费投入
经费是博物馆机构得以存在的重要经济基础,充足的经费是发展博物馆事业的重要保障。从纵向看,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十五年间,中国博物馆事业总体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且很多指标显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速度要超过前两个五年规划。在这十五年间,政府对博物馆事业投入力度有所增加,博物馆事业财政补助数量不断增加,国家对博物馆基本建设的投入在增加,博物馆原建规模的总价值在不断扩大,同时博物馆事业财政补助在总收入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大。但从横向——博物馆事业财政补助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的数据来看, 十五年间我国财政补助占政府全部支出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0.5‰左右。说明虽然我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在增加,财政补助力度有所增加,但政府的支持力度基本没有变化。婺源博物馆的经费绝大多数来自政府拨款,和婺源博物馆发展的需求相比尚有很大资金上的缺口。要落实上述发展目标和任务,必须要积极争取经费有较大的增长。
2.4.1制定科学完善的专项经费申请书,争取得到国家和省财政的大力支持
2.4.1.1制定藏品保护专项经费申请书,对一、二、三级等级的藏品分类做出保护修复计划。
2.4.1.2制定藏品征集系列项目经费申请书,对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的文物做出不同的征集计划。
2.4.1.3制定藏品信息化项目经费申请书,对全部藏品数字化做出阶段性工作计划。
2.4.1.4制定陈列、展览系列项目经费申请书,对不同主题不同选题的展陈做出不同的规划。
2.4.1.5制定社区教育系列项目经费申请书,对近期和长期的社会教育活动做出不同的规划。
2.4.1.6制定和媒体合作系列项目经费申请书,对近期和远期的合作活动做出不同的规划。
2.4.1.7制定科学研究系列选题项目经费申请书,对近期和远期的科研项目做出规划。
2.4.1.8制定出版图书选题专项经费申请书,对近期和远期出版做出规划。
2.4.1.9着手落实婺源博物馆扩建项目,以便完善博物馆各项基础设施。
2.4.1.10制定婺源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对库房内的硬件设施做出规划。
2.4.2建立发展社会基金,开辟接受社会捐赠专门途径
2.4.2.1接受省内大型企业捐资,在充分掌握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前提下,积极公关,鼓励和引导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捐资、出资给婺源博物馆。
2.4.2.2落实个人博物馆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完善个人捐赠博物馆激励机制。
2.4.2.3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坚持勤俭办馆,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博物馆。
2.4.2.4随着事业单位公共性的推进,通过网站逐步公开经费支出项目细目,做到阳光财政,落实公众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未来的十年中,婺源博物馆必须紧紧抓住质量和特色的发展目标,力争经过十年的努力,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博物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使每一位职工在思想素质养成、学习能力发展、专业技术培养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文博事业科研的持续推进、质量的稳中见长方面位于全国上等水平;使婺源博物馆成为人民满意、社会放心的的一流知名博物馆。